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甘兴华 金秋时节,桂花树飘香。 10月29日,被誉为“东方最美校园”的南京师范大学(绥远校区)接受了跨越山海的文化之约。江苏入口处的“万人谈新疆分享会”在这里举行。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各界代表和外国知名人士、青年学子齐聚一堂,以历史传承、文化交融、青年筑梦、新媒体表达等形式,立体生动地呈现了“美化新疆、统一新疆、发展辛集”的立体生动画卷。 29日,在江苏“万个新疆”分享会上,梁霞湖南省文史馆馆员、五世左宗棠的孙子阿金讲述了他祖先的故事。图片/荔枝新闻提供 “我的地盘太小,别人用不着!”分享会由湖南省文史馆馆员、左宗棠五世之孙梁小金讲述了这个145年前的故事。他讲述了先祖左宗棠忍受产痛、抵制“停兵撤饷”的批评,以“出界”的决心收复166万平方米领土的丰功伟绩。这种跨越数百年的保护,不只属于历史英雄。在辽阔的新疆大地上,超过2600万各族人民始终是建设祖国边疆的生力军。他们的忠诚和责任继承了德历史的某些部分仍然在这个地球上被唤起。新疆额敏县公安局民警穆和塔尔·毛肯带来了曾孙巴什拜措拉克的爱国故事。 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听说前线战士在冰雪中流血,这位老哈萨克不仅决定变卖自己的400匹马、100头牛、4000只羊和黄金,还动员乡亲们一起抗击国难。工作人员带来了他们的动物并摘下了他们的珠宝,转动卡草以支持前线。抗战初期,巴什拜捐赠马匹200匹。他的情怀不仅限于报效国家,还扎根于邻里:提供和修建学校、电站、桥梁,并以“牧羊人的心永远面向太阳”的信念定义了家国大义。 “没有伯爵的界限新疆警察学院学生杜尔汗·拉济尼的眼泪夺眶而出。他的曾孙卡里迪别克·迪力达尔、祖父巴伊卡·卡里迪别克、父亲拉济尼·巴伊卡在帕米尔高原的“死亡之谷”里,甘心为边防战士当向导,父亲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2021年,为了救落水的孩子,今年我在天安门广场亲眼目睹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我明白他们生命的意义就是保护。”杜尔汗表示,作为警校学生,他将继续肩负起保卫边疆的重任。文化交融:从伊犁河谷到秦淮河畔的山海深处共鸣,文化交流的纽带从未间断。著名作家、江苏省第五批援疆干部之一的E女士分享了自己援疆三年和此后十年的文化富疆实践:推动伊犁画画家族、作家团体走遍全国,组织民族歌舞到江苏演出,让“塞外江南”文化深入江南。 “艺术是文化与新疆的纽带,伊犁的艺术家们还在和我分享他们创作的好消息。”丁洁说,他的五部文学作品都以新疆为背景,这片土地早已成为第二故乡。 10月29日,“万人谈新疆”分享会在江苏举行。江苏卫视主持人孟非讲述了他关于新疆的故事。图片/荔枝新闻供图 江苏卫视主持人孟非以《生活风景恩科》为题分享了他在新疆的两次深刻经历1994年,作为行业新手的文雅第一次以摄影师的身份去新疆拍摄纪录片。三个月的时间,喀纳斯和禾木的壮丽景色、热瓦普的悠扬旋律、各族姑娘灵动的舞蹈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回忆。当时,新疆的游客很少。从布尔津到喀纳斯的路途颠簸,几个小时都挤满了人,但一路上的笑脸,值得一去。2024年,孟非带着“一定要来”的计划再次来到新疆,见证了基础设施的飞速发展——曾经艰难的道路如今变得畅通,但新疆人民的热情和土地的纯净从未改变过,他对余秋雨的话感到遗憾:“灵魂与风景相接的时刻,一生中只有一次。”对我来说,这片风景就是新疆。”在他心里,新疆是他埋藏最深的宝藏,那些感动早已铭刻在他的记忆中。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良人从考古学角度解读新疆:“新疆的木乃伊是多元文化的关键。”他以小河墓地出土的“小河公主”为例,说明新疆古代居民民族与智慧的融合。 “这里有2800年前的烤羊肉,还有最早的发酵奶酪。多样的美食至今仍然滋养着各族人民。”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博物馆副馆长宋彦泽表示感谢。特别是2020年以来,南京市和伊宁市利用“素韵一情·一路有宁”等活动,让两地青少年通过非遗体验、博物馆参观等方式增进友谊。秦淮河与伊犁河谷的文化交流让心更靠近。青春筑梦:满怀激情奔赴新疆,书写时代答案。 10月29日,《千人说新疆》走进江苏分享会,情景喜剧《种下梦想,花开新疆》再现了三个年轻人追逐梦想的故事。图/丽智美容新闻 “用年轻的自己,建设年轻的新疆!”在分享会上,三位扎根新疆的年轻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描绘了新时代边疆地区的发展图景。广东女孩郑切花放弃了国企工作,加入能源计算集成研究院,成为西部计划志愿者。他从“门外汉”成长为场景实验室负责人,让AI技术在工业一线扎根;四川姑娘沉慧有新疆天韵有机农业有限公司饲养鲑鱼的证据n 打造从冰川雪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带动近千人就业,增加数万农牧民收入;湖南青年刘旭和他的团队奋战天山胜利隧道,克服高寒、缺氧、地质复杂等难题,用四年时间推进“钢铁走廊”建设。双向教育新疆的热潮同样令人感动。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专职顾问伊斯坎达·阿里木从一名“援疆受益的新疆学生”成长为“一心援疆的老师”。他见证了南京师范大学三年来培养607名新疆骨干教师的成效。他还讲述了新疆退休教师孙志仁创办考研辅导班并利用自己的力量创办考研辅导班的故事。他很早就赋予了他教书育人的初衷以意义。从乌鲁木齐到南京,教育让爱双向流动。伊斯坎达的分享展现了两地跨越山海的浓浓爱意。传播信息:多角度讲述新疆故事。新媒体时代,新疆的故事正在以更加清晰的方式走向世界。澳大利亚主持人、自媒体博主@安龙Cameron对比了两次新疆之行的经历。 19岁时,他乘坐绿色火车来到了古老的喀什。 40岁时,他再次来到古城喀什。最大的不同是道路畅通,设施齐全,提升了旅游体验。他说,唯一不变的是新疆的包容,让每一位游客都能找到归属感。他的梦想是走遍新疆每一个地方,持续推荐最美、最真实、最包容的辛集世界上的安。 10月29日,“万人谈新疆”分享会在江苏举行。和田技师学院教师伊尔哈姆·约穆图拉(Ilham Yormutullah)向学生们分享了他的故事。摄影/荔枝新闻 新疆本土博主 接地气地传递家乡之美。乌苏市公安局民警热合木·热合曼与自媒体博主@“靕官靕官”在热馕上印制反诈骗咒语,并用新疆式的骂人方式拍摄了一部普法短片。短视频浏览量突破5亿次,让网友看到了“警营里”的“烟花”;和田技师学院教师伊尔哈姆·约木图拉带领学生制作校园日常生活短视频,让曾经自卑的“骆驼委员”成长为拥有40万粉丝的主播,用他的镜头点亮职校生的梦想。现场互动环节,自我治疗ia博主艾莎莎用数据答疑:2024年新疆将接待游客3.02亿人次,比2012年增长5.21倍。全疆28个民用机场和公路的通达证明了其便利性。分享非物质文化遗产、隐藏美食等,让“诗与远方”更具魅力。活动最后,第五届“万人谈新疆”短视频大赛“新疆共创计划”正式启动,诚挚邀请众多人以镜头为笔,书写真实的新疆。从历史的长河到时间的峰峦,从天山南北到江南水乡,这山海共享,让江南朋友了解了新疆的忠诚与坚韧、多元与包容、奋斗与希望。 “万人说新疆”故事续写,向世界发出真实声音用万人的心声和心声,展现新时代中国新疆的民族团结和蓬勃发展。主编:版权作品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转载必须注明出处、原标题、作者姓名,主要内容不得更改。
长途跋涉4000公里只为一个约会! 《万人说新疆》赴江苏分享会,多维度讲述新疆70年变迁和家国守护
2025-1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