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安在线、众安新闻客户端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第940号公告,巢湖鸭被认定为国家动物和基因保护物种。它是目前我省唯一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地方鸭种,也是继皖西白鹅之后我省第二个国家级保护水禽种。该品种的成功选育,为巢湖鸭的再次流行提振了发展信心,为合肥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巢湖鸭俗称巢湖鸭,原产于合肥市庐江县和巢湖市,中心产区为庐江县。是当地人民经过长期人工选育、培育而成的独具地方特色的优质中型蛋肉两用鸭品种。自然资源。其身体的形状和外观与其他鸭种有显着不同。具有耐粗饲、抗应激和适应性强、生产性能好等惊人性能。巢湖鸭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传统“泸州烤鸭”、“武威熏鸭”的主要原料。产品远销南京、上海及周边省市。在国内颇有名气,畅销全国各地。具有巨大的保护价值和开发应用前景。据《安徽畜禽遗传资源志》、明嘉靖年间的《庐江志·霍育篇》等记载,对巢湖鸭有记载。入选《家禽志》,2004年、2020年、2021年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并被列入《安徽省省级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2009年、2016年、2023年试行《遗传资源名录》。近年来,由于外来种鸭引进的影响,鸭子数量已大幅回升到超户。1982年,产区饲养鸭子数量约为500万只,2007年近200万只,2021年,鸭子数量已达500万只左右。针对这一情况,省、市、县三级农业农村部门始终高度重视巢湖鸭的保护和利用,持续热情支持巢湖鸭的保护和利用,先后在庐江县、肥西县建设省级养殖场,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商标”,实行“公司+农户”发展模式,养殖群体规模逐年跃升。今年,产品重新打开周边市场。庐江县、巢湖市、肥东县、肥西县等地区巢湖鸭年养殖规模已恢复到近60万只,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之一。早在2008年,庐江县就在通达镇成立了巢湖麻鸭原种保护站,定点保护单位,并建立了原种保护场,为这一重要鸭种打造“避风港”。 2020年,在省农业农村厅和合肥市农业农村局的大力支持下,庐江县农业农村局成立了技术专家团队,开展多领域攻关。在泥河镇政府的全力配合下,种子保存的“火炬”已传递给位于泥河镇的安徽沙湖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沙湖牧业”)。尼赫。 “从‘省级保护’到‘国级保护’,这不仅是级别上的升级,也是对我们多年保护工作的最高认可。可见,巢湖鸭种群今年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庐江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沙湖牧业养殖场拥有核心群公鸭80只,母鸭800只,80个科,储备鸭约5000只。传统的鸭棚被改造成“数字公寓”,配备了精准饲养的智能饲养系统、温湿度传感设备自动调节环境、动态称重采集系统“卤洲沙湖”、“卤洲妈”,开发出了咸鸭蛋、双黄蛋、咸鸭蛋、鸭蛋面等系列产品,利用线上直播的方式,直播现场的美味佳肴。为更广阔的市场铸造空间。农业部、安徽农科院等科研机构为巢湖鸭的保护和繁育提供全面的技术保驾护航。养殖加工销售。 (记者彭一妮、快报程定文、刘文宏)
